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点关注

乡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多方利益耦合的问题探究及发展建议

时间:2023-02-15 16:23:08  来源:乡村大世界  作者:王心怡  阅读:
 

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是探索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必经之路。

然而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产业发展模式决定着农户如何进入产业链以及参与程度。模式运行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农户、村委会、合作社、公司的五方利益耦合机制的建立,如何让这几方利益更有效地耦合在一起,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和市场风险最小化?以及如何将农户纳入现代产业链中,构建什么样的合作经济组织来保护农村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户权益?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笔者在成都市金堂县转龙镇神仙桥村驻村期间,通过半年时间走访调研,梳理出如下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探究

(一)思想方面

1.传统农耕思想浓厚,缺乏商业市场意识。乡村的产业化发展主要依靠合作企业订单和政府的种植任务,自身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意识滞后。旧有的农耕生产环境限制了内部突破的力量,引进的外来企业只带来技术,未能革新小农思想。未与市场接轨的传统思想固化了导致贫困的旧有行为。产业发展政策和新兴文旅产业扶植会遭遇到农村传统生计模式的排斥(比如出现拆迁问题),即市场化导向的产业发展方向未能完全与农户地方性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相适应。

2.发展新兴产业的态度保守,缺乏多种创收手段。农民倾向于将新型产业当作一种生存型资源,从而不具有致富特质,只能保证其生存需要。农民的种植习俗与政府行政化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更广阔市场相对接的产业发展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农民获得利润的方式以土地流转、自主种植、为企业打工、入股合作社为主,留守农村的老幼妇孺的劳动力未完全利用,缺乏发展手工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求新求变的内生动力。神仙桥村“新文创 新乡村 新活力”的农村休闲旅游业尚处于起步研商阶段,全村整体经济创收手段较为单一。

(二)人员方面

1.青壮年劳动力不足,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神仙桥村地区老年化倾向严重(农村地区的共性问题),留守人员中妇女、儿童、老年人居多,这部分劳动力并未充分利用起来,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靠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种植作物的劳动力主要依靠老幼妇孺,存在一定的用工荒问题。整体而言,农户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产业生产的效率要求,不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标准,需要提升市场化意识和科学化水平。

2.乡村发展亟需能人,示范引领效果不足。神仙桥村缺乏本地的能人大户,在本地能人大户的发掘与培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未能吸引优秀人才回流、返乡创业。其次,全村合作的企业并未让农户深度纳入产业链中,农民大多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弱势地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没有完全与农户实现“合作共赢”。全村需要既懂商业市场化运作同时又能兼顾农户切身利益的本土能人大户和企业主。

(三)产业方面

1.处于产业链原料端,产品深加工较为欠缺。以神仙桥村种植的20亩海椒(辣椒)为例,辣椒的生产链可以延伸,但全村没有辣椒的深加工企业,政府保底价1元/斤,利润空间较低,收支勉强平衡。成都村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蔬菜粮油基地仅仅是产业链中的一环,部分种植区域尚属于粗放型经营,精细化、机械化操作较少,产品也多数为未经过深加工的原料产品,并没有占据经济价值高的完整产业链环节。农民处于产业链原料端,并未从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得经济利润,全村尚未引进更多先进技术、自主建设发展深加工产业链。

2.市场化经营度较低,缺乏电商销售平台。神仙桥村合作的多家企业虽然线上线下销售并行,但主要依靠接省内订单的模式发展,真正合作的网络电商平台较为缺乏。合作的企业的在农业市场中的经营深度不够,存在亏损风险,龙头企业无法有效带动全村产业发展,产业道路亟需开拓,支柱性产业有待深耕。存在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滞后、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等问题,本土农产品普遍未能实现网络电商途径销售和开辟多种销售渠道。农业发展完全依赖于线下合作的企业,因而存在一定的农产品滞销的风险。

(四)机制方面

1.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防范机制尚需加强。神仙桥村传统种植作物面积广泛,新发展的种植作物尚处于起步阶段(比如今年摊派的20亩海椒种植任务),除却种植业、畜牧业,其余诸如文旅融合的新兴产业尚需引导发展。经营的农产品的发展受到本地各项条件水平的限制存在一定风险,政府虽然出台了最低收购价相关保护举措,但是相关的保险并未覆盖全面。总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发展新兴产业试点培育机制,另一方面,相关风险防范机制尚需完善。

2.利益联结机制薄弱,缺乏第三方监管机制。产业发展方式决定着农户如何进入产业链条以及参与程度,神仙桥村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引进企业主要通过土地流转或劳务雇佣方式同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帮扶带动和创收作用不明显,“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未能有效串联资金、农户、能人、项目、市场等各种要素,缺乏系统化的体系配套机制来为全村农户增收。缺乏政府之外的第三方来定期监督资金到底有没有实现规范化运作、有没有节流、有没有挪作他用,没有专业的法律和会计顾问来审查资金使用情况,在全村暂时未实行真正有效的第三方监管机制。

二、对策建议

(一)思想方面

1.面向广大农户:定期在农闲时节开展农商文旅体教深度融合产业知识科普和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商业科普宣传“坝坝会”。增设现代农业科技书籍和科普连环画(面向不识字的农户)。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长期做好农户思想动员工作,改变农户被动等待摊派任务、拿取国家补贴的弱势心理和“看天吃饭”的传统小农经济观念,鼓励农户“勤大脑”而非只“勤双手”。

2.面向能人大户/企业主:培育创造内生发展动力,鼓励能人大户主动应对市场化竞争,培育现代商业意识,集中全村主要力量发展特色产业,“一村一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造就当地特色品牌效应,从而为后续的产业链延长、招商引资、电商销售奠定基础。

(二)人员方面

1.面向全村人民:一是鼓励当地农户尝试探索成立专业化、细分领域的合作社,作为村集体合作联社的补充完善发展。二是充分挖掘利用留守农村的老幼妇孺劳动力,探索发展适应本土的手工制造业或其他产业来增加家庭创收。三是在深加工、销售领域,与企业合作培养青壮年农民,将其吸纳入全产业链中,学习现代农商文旅知识,为当地农户的发展转型提供有利条件。四是在引进先进技术、建立深加工产业链的同时,注意将广大农户纳入到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中。以脱贫和共赢为支撑点,串接资金、农户、能人、项目和市场等各种要素,调整农户、合作社、公司和政府的经济关系,提高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中农户的议价权和社会地位。

2.面向专业人才:一是积极发挥能人大户和当地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广大农户积极发展新型产业模式,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增强留守农户与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人才的交流联系,引导先进人才带来资源、返乡创业。三是将当地技术骨干送往外地交流培训,注重本土科技人才的培养,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并积极引进发展先进地区和企业的专家人才、技术骨干,建立人才和技术合作机制,缔结利益共同体。

(三)产业方面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技术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周边配套设施已成限制企业发展精品民宿、休闲旅游的重要因素。规划发展的适宜的水电路设施建设,产业道路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积极协调资水河流域路网规划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产品物流渠道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尽可能缩短物流环节,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可尝试培育第三方物流主体,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农产品价值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搭建电商平台提供可能。宣传推广方面,积极推进转龙大道经济带建设,提升路面等级,为民宿宣传广告牌的搭建提供便利。

2.立足实际培育龙头企业。一是招商引资,以现有资源为载体,积极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有发展实力、诚信度好的种植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镇发展,并从项目、投入、土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培育辐射带动力较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二是加大农业设施投入力度,进行适当的品种改良,延长深加工产业链,规范管理标准化示范园区,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保障,提高农户在灾害面前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根据神仙桥村实际情况和过往案例来看,龙头企业带动型的 “大园区、小片化”模式可解决农户资金投入困难,促进产业规模的迅速壮大,加快了本地农户的脱贫致富。四是鼓励企业通过组建园区加强对基地的控制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应该尝试组建生产园区,直接建立或控股生产基地。在组建过程中,政府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由“撒糊椒面式”分散扶持变为“一村一品”,重点扶持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成长潜力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其吸引带动作用。  

3.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产业融合。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和新兴媒体宣传推广技术,尝试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引入流量,加强与商业市场的对接,全力打造特色生态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或者直接与打造下沉市场的拼多多或已有的惠农平台合作推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鲜花山谷、资水河沿岸现代观光休闲、周末亲子旅游产业。挖掘神仙桥、夏家祠堂等民俗家风文化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起点规划打造沿河现代观光农业经济带,以文商农旅融合发展创造更大的商机。

4.优化生产要素,多元主体参与。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立足全村实际生产要素情况,将传统的“公司租地、农户打工”转变为“公司租地、农户承包、管理加提成”的管理模式。依据“PPP理论”,形成政府调和式引导企业参与式合作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到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实现政企农三方共赢。企业、农户、政府部门,依托产业园区形成紧密型的“三位一体”利益联合体,搭建企业与农户、企业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正反馈关系。企业租赁土地,做好物资供应,提供技术指导,农户承包管理,将农户收入与企业生产利润挂钩,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有效解决管理滞后、缓解用工难等问题,从而达到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农户增加收入的目的。

(四)机制方面

1.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和调节关系。首先,树立农户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优先考虑保护农户的利益,鼓励龙头企业采用赊购原料、技术服务、保护价收购、超额利润返还等形式保证农户的利益,只有农户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应有的收益。其次,政府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要发挥粘合剂的作用,重点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采用“非市场安排”,主动吸纳广大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2.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配套机制。一是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和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完善、严格的产业项目申请、考核、验收与监督体系,引入“第三方”对企业及新成立合作社监管,实行“严入准出”政策,细化利益联结机制各项环节,对明显无带动作用或组织架构虚设(实际由能人大户独立运营)的合作社进行整顿。通过合作社内部科学的管理运作,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着手解决散户资源的整合问题。招商引资阶段,加强对企业资质的审核。聘请专业法律、会计顾问审查资金使用情况。对于骗取惠农补贴和专项资金的“空壳”公司,及时建立评估机制、退出机制、惩罚举措,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农户根本权益。二是完善风险补偿金和最低收益保险机制。鼓励能人大户成立合作社和企业、引入特色产业项目的同时,可按照相应比例配套的风险补偿金,用于化解小额信贷风险,给予企业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完善各项农作物和文旅产业的保险配套,给予从事不同生产领域的农户,补贴各种保险费用,减少农户意外损失,为农户发展创新“托底”。为保障入股农户的基本收入,要求经营主体每年要保证最低分红额度,如果实体评估不合格,将在风险补偿后组织清收。三是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设置产业后续扶持资金、技术与管理机制,构建多部门参与的治理体系,确保产业引入后的可持续发展。以互动式的规划引领机制推动产业融合的稳定发展,以本土化的产业选择机制支撑产业发展的高效推进,以股份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奠定产业发展的的参与基础,以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发展的持续发力,以系统化的体系配套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机协同。 

3.缔结“龙头企业+农户+合作联社”。为实现各方经济效益“最大公约数”,如何重构三权分置框架下新型的包容性的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种类的增加,对合作社内部专业化分工要求更高,分工成本也随之增加,而传统合作社向合作联社的转化可以对冲专业化分工导致的成本增加,实现土地和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最大化。“龙头企业+合作联社+专业性或专门性合作社+农户”的三层一体化的缔约结构在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中楔进了激励相容机制,在生产要素横向联合的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再延伸,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有力推进农民主体、政府主导、企业引领、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五位一体”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作者:王心怡)

文章关键字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阿克苏的苹果熟啦!品阿克苏“冰糖心”, 游神奇阿克苏
阿克苏的苹果熟啦!品阿
江苏牧院开展“走进田间课堂 深耕农业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江苏牧院开展“走进田
黑龙江省海林市二道河镇神龟山首届马兰花旅游文化节盛大开幕
黑龙江省海林市二道河
田园美术馆 · 艺术民宿 | 远离城市喧嚣,住进别样时光
田园美术馆 · 艺术民
2023中国·江山第六届美丽乡村全国攀岩系列赛圆满举行
2023中国·江山第六届
 “果蔬大棚”绿意浓,百姓生活“甜蜜蜜”
“果蔬大棚”绿意浓,
春日迎风开 嘉绒歌舞悦动“崇州婺源”油菜花海
春日迎风开 嘉绒歌舞
 山西吕梁•杂粮之仓
山西吕梁•杂粮之仓
研创未来 三茶凝香——“岩霸23℃凝香发酵技术”专利云端发布会举办
研创未来 三茶凝香—
移动看家慢直播:云逛美食街,品味魅力乡村
移动看家慢直播:云逛美
双11催生内循环 恒昌乡村振兴新农货让“酒香不怕巷子深”
双11催生内循环 恒昌
乳山生蚝再登北京卫视,特倍鲜助力乳山乡村产业振兴
乳山生蚝再登北京卫视
蟹状元:中国人的秋意里,少不了大闸蟹美食
蟹状元:中国人的秋意里
乡村振兴中的“北科大”精神
乡村振兴中的“北科大
蒙牛与宁夏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宁夏奶业高质量发展
蒙牛与宁夏农业农村厅
文创游学第四期|硕果累累,品赏南沙特色农产品
文创游学第四期|硕果累
湖南裕农园助力三农,发展生态绿色养鸡之路
湖南裕农园助力三农,发
乡村“颜值”更靓丽 百姓幸福指数高
乡村“颜值”更靓丽
1800多名乡村少年登上中央歌剧院舞台  举办专场演唱会歌颂家乡
1800多名乡村少年登上
四川茂县上关村:农旅融合 致富有“李”
四川茂县上关村:农旅融
“美丽乡村我的家” 乡村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走进良渚街道港南村
“美丽乡村我的家”
“清新田园·山货飘香”活动尚卿举办
“清新田园·山货飘香
打好四张牌,让茂名荔枝产业发展之路更加行稳致远
打好四张牌,让茂名荔枝
奔“富”未来,擘画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陕西子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践
奔“富”未来,擘画新时
河南温县黄河街道中张王庄村村民分拣胡萝卜
河南温县黄河街道中张
让美好流向远方,万家助力西藏乡村美育开启新篇章
让美好流向远方,万家助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