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大方向,助力乡村振兴,提高乡风文明,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厚植爱国爱党情怀,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民墙绘·乡村振兴”专项活动的实践队伍前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半山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耕地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农民主体意识与政策法规机制等相关内容的调研。
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天,队伍到达安溪县湖头镇镇区。队员们参观了李光地故居,在参观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湖头镇风土人情,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汲取勤政廉洁的正能量,品读李光地制定的乡规民约,探寻古人的智慧。

图为实践队成员抵达目的地参观李广地博物馆进行学习
接下来实践队队伍成员与村委会对接人员围绕壁画地点、实地调查内容等展开了工作交流会。确定好壁画实施地点和具体方案。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与村干部开展工作交流会
随即队伍便以入户访谈,发放调查问卷、专题墙绘制作准备等方式展开工作,问卷对象涵盖村内社会各界以及政府官员,以求全景式了解此地的耕地保护现状。墙绘这边,即使面对着夏日的热浪,队伍成员依旧充满活力,顶着烈日,认真负责的进行问卷调查和墙绘的打底勾线工作。为解决语言不通问题,队伍根据语言熟络程度合理分配队员进行访谈。尽管天气炎热,但队员们还是努力克服了困难,认真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图为实践队指导老师在上色描绘墙绘内容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休息的村民开展问卷调研
太阳高挂,照耀着每颗为乡村振兴奉献的农大学子的心。在一段时间的调研经验基础下,往后的几个调查工作日进行的渐渐顺利,队员之间互帮互助,在经过近几日的调查经验总结和技术交流下,队员们更加具有方法和明确的目标,去做好每一份问卷,并保证其质量。队伍成员能够熟练且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询问问卷问题,同时村民们的热情配合,也为队伍成员提供了极大便利。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们感受到了半山村民风的纯朴。在路上,我们不仅遇到了有热情招待我们饮茶的村书记,也遇到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婆婆。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近几年宣传的帮助下,村民们对于耕地保护的意识较为完全,能够知道基本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占用耕地的惩罚政策,但对于具体的政策内容则了解得不多。由此可见,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与普及任重而道远,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之前也做好了充足的预案,在调研的进行过程中分发了政策宣传海报,帮助村民更好地了解耕地保护政策,在村里的宣传墙上粘贴的关于乡村振兴的海报引来不少村民的围观,队员们一一为他们讲解其中的涵义,让更多的村民了解耕地保护的政策。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退伍老兵开展问卷调研

图为实践队成员粘贴海报进行宣传
此外,墙绘工作也如期进行着,队员们以围绕喜迎二十大、乡村振兴、解读土地法规与普及“违法占地八不准”等四个内容为主题,以颜料为载体,以画笔为工具,以服务乡村振兴的赤子之心为动力,默契配合,精心设计,潜心创作。在指导老师的助力下,结合专业所长,融入土地有关知识,将绿水青山和田园美景呈现在笔下、绘入乡间。并吸取了前几天的技术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工作更加流畅有序地进行着。在指导老师和队员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原先冰冷的墙体变得生动活跃,具有很强的艺术教育色彩。


图为实践队成员的墙绘完工部分内容展示
在大雨和暴晒来回切换的天气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困难,每一步都凝聚了队员们辛劳的汗水,但在其坚持不懈与村书记和村民们的支持与配合下,最终顺利且圆满完成了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全体成员与李书记开展座谈会交流实践感受,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尽到自己的一份力。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与半山村书记开展调研交流会
此次实践活动以墙绘为宣传依托,以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半山村耕地保护为调研基点,直面半山村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以青春之名,谱乡村振兴新篇章。(图文|郭丹妮) |